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商情最前線~美國重振製造業,將與中國大陸新興能源產業競爭加劇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美國開始推行重振製造業策略,這反映出美國對 “去工業化”發展模式的反思,表達了重歸實體經濟的願望。美國目前所要進行的重振製造業絕不僅僅是恢復傳統的製造業,而是要推動產業升級,以高新技術為依託,發展先進製造業,從而重新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工業,並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成果引領和改造其他產業,尤其是新能源、資訊、生物、醫療、環保、海洋及空間等新興產業。中國大陸工業結構調整的轉型升級方向與美國重振製造業策略的發展方向在許多方面是一致的,相互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及衝突。

得注意的是,繼2011年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大陸輸美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反補貼合併調查之後,2012年1月18日,美商務部正式宣布對中國大陸輸美應用級風塔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國大陸清潔能源產品接連遭遇的“雙反”調查預示著中美兩國在新能源領域內的競爭日趨激烈,美國在新能源領域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傾向越來越強。從太陽能光伏產品到風電設備,美國重振製造業策略與中國大陸相關產業的衝突和擠出已在新能源領域拉開序幕。
與光伏產業如出一轍的是,中國大陸風電設備同樣缺乏核心技術,產能嚴重過剩,過度依賴出口,美國商務部一旦裁定存在傾銷與補貼,開徵懲罰性關稅,便點中中國大陸行業“死穴”。近年來,在中國大陸政府的持續扶持下,風電製造業快速發展,目前整機製造企業數量已超過70家,風葉生產企業50多家,塔筒生產企業近100家,有4家中國大陸製造商進入全球風電設備製造商10強榜單。在中國大陸國內市場逐漸呈現飽和的情況下,風機製造企業又積極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巨大成本競爭優勢推動中國大陸風電設備出口快速增長,卻也導致行業利潤持續下滑,目前國外風電的裝機成本一般在11,800元(人民幣,下同)/KW,而中國大陸風電的裝機成本在4,000元/KW左右。與此同時,風電上網對電網的穩定、備用和長距離輸送均有很高要求,且具有規模負效應,即風能發電量越大,對電網要求越高,成本也越大,電網接入技術制約了風能發電在中國大陸國內的深入發展。

與光伏產業不同的是,美國是僅次於中國大陸的全球第2大風電市場,也是中國大陸風電設備最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輸美風電設備占到中國大陸風電設備出口總值的80%左右,而輸美太陽能電池(板)不過只占中國大陸光伏產品出口總值的10%左右。市場權重的巨大差異將使中美風電製造業的衝突更為直接激烈,擠出願望更為強烈。如以江蘇口岸為例,據海關統計,2012年第一季度,江蘇口岸出口風電設備1.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倍,其中出口美國的占到總值的91.2%,比上年同期增長4.1倍。

由於新興產業存在技術範式的競爭和標準的不確定性,現階段,企業具備大規模產業化能力並不等於擁有技術上的升級能力,以光伏產業為例,一旦已開發國家率先透過技術升級大範圍降低成本,
或在新的技術軌道實現斜向跨越,那麼中國大陸前期產業化能力積累構建的規模優勢,很可能化為烏有。
消息來源: 遠東貿易服務中心駐香港辦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